途经韶关的列车上两名在逃嫌疑人落网!涉嫌危险驾驶入户盗窃
5月27日,途经逃嫌南都记者从广州铁路警方获悉,韶关涉嫌近日,列盗窃广州铁路公安处韶关东站派出所接到地方公安机关办案协作函后,车上通过周密部署,两名落网精准出击,疑人在一趟途经列车上成功将两名在逃的危险犯罪嫌疑人抓获。

5月23日10时许,韶关东站派出所接韶关市公安局曲江分局办案协作函,入户称一名涉危险驾驶罪的途经逃嫌犯罪嫌疑人陈某乘坐当日K755次列车,将于12时02分途经韶关东站。韶关涉嫌韶关东站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列盗窃与地方公安机关民警一起,车上在站台和出站口对下车旅客进行查控。两名落网
当列车即将到达韶关东站时,疑人乐昌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又发来紧急协助请求,称辖区发生的一起入室盗窃案件的嫌疑人张某,同样乘坐K755次列车从坪石前往韶关东站。接到该趟列车的又一协查后,韶关东站派出所立即组织增援警力前往出站口进行卡堵。根据年龄和体貌特征,民警成功锁定乘坐该车次的两名嫌疑人,经查验、核实确认身份无误后,将二人带至派出所作进一步处理。
经查,该两名嫌疑人中,年龄较小的张某,今年20岁,广东省韶关市人,因涉嫌入户盗窃案被乐昌市公安局上网通缉。张某到案后,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承认曾经半夜潜入熟人家中盗窃现金约600元,事后存在侥幸心理,自认为没有被人发现,于是一直没有自首。
年纪较长的陈某,今年48岁,湖北省襄阳人,因涉嫌危险驾驶被韶关市公安局曲江分局上网通缉。据陈某交代,2022年8月,其饮酒后驾车行驶在公路上,被当地执勤交警查获。经检测,陈某血液内乙醇含量达到醉酒标准,涉嫌危险驾驶罪。血检送检完毕后,陈某伺机潜逃,期间他逃往外地,下落不明。令陈某没有想到的是,自以为躲过了风声,潜逃不到一年的他,最终还是被铁路警方抓获。
据悉,韶关东站派出所将两名嫌疑人移交给相应的办案单位。目前,案件由两地公安机关进一步侦办中。
采写:南都记者 敖银雪 通讯员 罗媛媛 何光宇
(责任编辑:综合)
-
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 应妮)恭王府博物馆与法国尚蒂伊庄园6日在北京举行友好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共同开启中法文化双向奔赴、互鉴发展的崭新篇章。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冯乃恩(左)与尚蒂伊庄园总经理
...[详细]
-
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意大利《新欧洲侨报》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意大利一华人险遭抢劫,嫌犯已被逮捕。据悉,该名华人驾车前往Treviso省Castelfranco Veneto市办事。其期间透过橱窗看
...[详细]
-
中新网杭州11月5日电(林波)“文化遗产保护不应是躺在历史书里的静态记录,应是驱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活跃力量。”11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秘书长、上海分中心
...[详细]
-
证券日报记者 吴晓璐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结束,上市公司中期分红也暂告一段落。今年以来,在监管部门引导和支持下,上市公司中期分红队伍持续壮大,分红规模持续提升。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11月5日,
...[详细]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今天(7日)上午在浙江乌镇开幕。今年峰会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周年,在集中呈现全球互联网领域最新发展成果的同时,还将开展一系列新议题和新活动。本届乌镇峰
...[详细]
-
中新网沈阳10月31日电 (记者 韩宏)“文·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展”10月31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展览精选陶瓷器、玉器等144件(套)文物,其中85%的文物为首次展出,展现从先秦至明清的审美
...[详细]
-
中新网阿斯塔纳11月3日电 据中国驻塔吉克斯坦大使馆微信公众号3日消息,塔吉克斯坦紧急情况委员会和塔科学院当天公布消息显示,11月3日凌晨1点29分(杜尚别时间),在阿富汗北部地区发生6至7级地震,震
...[详细]
-
中新社上海11月5日电(范宇斌)以“‘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华裔青年企业家圆桌会5日在上海举行,近200名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华裔企业家、侨团代表及专业人士参会。本次圆桌会旨
...[详细]
-
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 高凯)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四川省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电视剧《灼灼韶华》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灼灼韶华》改编自石头与水热销小说《野心家》,以女性视角切入,多维度展现了民国时
...[详细]
-
本报记者 郭子源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这将如何影响你我的养老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的《关于促进养老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与个人养老金
...[详细]

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三度回归天桥带来经典传奇
专访张新成:人生没有回头路,活着体验才有更多可能
十四载爱心接力 天津大学郑东爱心社再赴天祝一中捐资助学
深耕债券融资,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退货乱象倒逼商家奇招,巨型吊牌能否整治“穿完就退”
